关闭

举报

  • 提交
    首页 > 身边的事 > 正文
    购物车
    0

    利辛:一个重点扶贫村的脱贫探索

    信息发布者:纪兰中
    2017-02-12 20:33:43   转载

     1万贫困人口,286个贫困村,在推动这些人、这些村脱贫上,我市“十三五”规划建议中提出,通过实施脱贫攻坚工程,按照“三年集中攻坚、两年巩固提升”的总要求,以增加贫困群众收入为核心,以改善贫困地区生产生活条件为重点,以产业扶贫为突破口,大力实施精准扶贫、精准脱贫方略,确保如...
    一个重点扶贫村的脱贫探索
    利辛县永兴镇永顺村精准扶贫工作侧记
    □本报记者 蒋海涛 陈显锋
    利辛,我市唯一的国家级贫困县,“十三五”时期全市脱贫攻坚工作,利辛占据“大头”。在脱贫攻坚的道路上,利辛一直在探索,一些重点扶贫村通过实施精准扶贫、科学扶贫,脱贫攻坚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,永兴镇永顺村就是其中的代表。
    2月29日上午,记者走进永顺村看到,该村利用村集体荒地基地建立光伏电站、发展家庭农场、进行土地流转等多种方式来增加农民收入,村域经济发展基础水平得到了提升。

    陈玉峰(左)在和同事一起检测光伏发电设备
    精准识别贫困户
    永顺村位于利辛县永兴镇西南部,耕地面积7322亩,全村劳动力3788人。经统计,2015年永顺村有贫困户244户,贫困人口467人。
    “我们村是全县90个重点扶贫村之一,做好脱贫攻坚工作,村干部必须统一思想、转变作风、理清思路,提升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向心力,只有这样才能引领好村级发展。”永顺村党支部第一书记刘虎说。
    2015年以来,永顺村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新时期扶贫开发的决策部署,深入实施精准扶贫、科学扶贫,完善并落实扶贫开发各项政策举措。
    “我们开展了贫困人口建档立卡‘回头看’工作,通过‘一看人、二看房、三看车、四看粮、五看病人卧在床、六看可有读书郎’,摸清了永顺村贫困人员的底数和贫困家庭的情况,并进行公示,做到具体化、可操作。”刘虎说,此举完善了建档立卡信息,摸清了贫困人口底数、致贫原因等信息,为下一步实施精准扶贫、精准脱贫决策打下了基础。
    光伏发电送“钱景”
    在永顺村吕寨庄村集体荒地上,负责安装光伏发电设备的工人陈玉峰正在对设备进行调试。
    在这片村集体荒地上,统一建设的48户3千瓦分布式光伏电站即将投用。“投用后的20年内,每个贫困户每年可以收入2500元,我觉得对这些贫困家庭来说,这笔钱非常重要。”陈玉峰说。
    据了解,在光伏电站建设中,贫困户需要自筹3000元。如果贫困户筹资有困难,可申请小额扶贫贴息贷款,其余资金由县负责筹措,也可以由建设企业投资。
    如果由企业投资的话,电站投产6年内发电收入的三分之一归企业。此外,电站建成后,前8年运行维护由建设企业负责,8年后运行维护从发电收入中拿出0.02元/度建立运行维护基金。
    去年7月11日,启明公益基金会“启明公益万里行”为永顺村捐赠10万元、市财政补助4万元、县财政补助10万元、县扶贫资金补助16万元、选派干部项目资金5万元,共计投入45万元,村里利用村集体荒地,修建了60千瓦村集体光伏电站。这个电站让村集体经济每年增收7.5万元,电站可以使用20年,收益主要用于村公益事业。目前,该电站已经并网发电8000千瓦时。
    “发电收入由电网公司按月直接打卡到贫困户,这使一些无劳动能力、无收入来源、无资源的贫困家庭生活得到了基本保障。”刘虎说。
    发展产业促脱贫
    “我感觉在外面打拼很多年了,该回老家干点事情了。于是我就回到家乡在永顺村成立了醉香园家庭农场,流转的130亩地都已经栽上了果树。”永顺村醉香园家庭农场负责人兰金万说。
    兰金万流转的土地里栽种了10亩“江南一号”黄桃,另外120亩栽种了葡萄树,共投入了38万元资金。到2017年,黄桃效益每亩每年收入可达3000元,葡萄亩均效益两万元。这个农场到了丰收的季节,可以提供就业岗位22个。
    和兰金万相似,该村村民吕东海成立了利辛县百川农业开发有限公司,自去年8月开始建设以来,目前已经流转了260亩土地,修筑地面鱼塘50亩,用于泥鳅和甲鱼养殖,亩均效益可达两万元。
    刘虎说,传统的以家庭为单位的农业种植模式,遭遇农产品价格“天花板”压顶和生产成本“地板”抬升的双重制约,这也是永顺村农业发展面临的实际情况。
    利辛县作为重点贫困县,不仅优先享受到了光伏扶贫政策带来的好处,还为贫困村发展提供了产业扶贫和金融扶贫一系列的“造血”规划。结合永兴农业循环产业园的辐射优势,刘虎提出了全力推动土地流转、发展产业经济的设想,得到了镇党委、政府的充分肯定和村两委的全力支持。
    从2015年4月份起,刘虎带领村两委一班人奔走在全村的田间地头和农户的房前屋后,先后召开村民组会议20余次、走访村民300多人次,流转土地1000余亩,引进外来投资商、扶持返乡农民工和毕业大学生创办了2家农业公司、4家种植合作社和家庭农场。产业项目全部建成运营后,保守估计可为当地村民提供100个常年就业岗位,年人均增加务工收入8000元左右。
    如今的永顺村,已经初步实现了基地联动、龙头带动、示范带动、市场促动、稳步推进产业化扶贫的新格局。
    话未来
    小康路上,我们携手同行
    “小康不小康,关键看老乡。”这句通俗易懂的话告诉我们,只有所有老百姓都实现了小康,才能称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。
    目前,我市还有40.1万贫困人口,286个贫困村,在推动这些人、这些村脱贫上,我市“十三五”规划建议中提出,通过实施脱贫攻坚工程,按照“三年集中攻坚、两年巩固提升”的总要求,以增加贫困群众收入为核心,以改善贫困地区生产生活条件为重点,以产业扶贫为突破口,大力实施精准扶贫、精准脱贫方略,确保如期完成脱贫攻坚任务。
    我市将采取因人因地施策,坚持发展生产和促进就业脱贫一批、生态保护和补偿脱贫一批、异地搬迁脱贫一批、发展教育脱贫一批、社会保障兜底一批,提高精准脱贫实效。实行脱贫工作责任制,落实市县乡村四级书记抓脱贫责任制,建立健全定点扶贫脱贫长效机制,全面推行“单位包村、干部包户”和驻村工作队制度,建立任务清单和责任清单,实行台账管理。
    同时,完善政府投入、金融支撑、对口扶贫等机制,动员全社会力量积极参与扶贫事业。加大各级财政扶贫投入和资金整合力度,加强扶贫资金阳光化管理。把夯实农村基层党组织同脱贫攻坚有机结合起来,重视发挥广大基层干部群众的首创精神,大力引导贫困群众靠辛勤劳动改变贫困落后面貌。强化脱贫任务落地和责任考核,实行年度脱贫攻坚报告和考核制度,加强考核问责,把脱贫攻坚实绩作为选拔任用干部的重要依据。
    相信在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,未来的亳州一定能打赢脱贫攻坚战,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征程中,做到“一个都不能少”。

    打赏捐赠
    0
    !我要举报这篇文章
    声明 本文由村网通注册会员上传并发布,村网通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。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不代表村网通立场。本文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,我们将在24小时内予以删除!